第30章 疫苗的改良版终于问世了[2/2页]
随后,在蒋德怀的资助与政府的积极引导下,凌国的防护物资产业迅速繁荣起来,工坊日夜不息地生产着各类防护用品;疫苗研发机构和瘟疫检测机构在凌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与瘟疫预防相关的产业的股价一夕之间涨到顶峰;同时,政府工作人员开始配合瘟疫检测机构开展全民检测并登记,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开始昼夜不停的开展疫苗接种。
短短一周内全国各大城市的居民便实现了全民检测、全民接种。随着全民检测和接种任务的完成,老百姓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,对待瘟疫也开始不再恐慌,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轨。
然而,繁荣之下亦有隐忧。新贵与世家贵族们纷纷涉足这些新兴产业,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,迅速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。他们的高额利润与物价上涨,给国库和普通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
“这些防护用品和疫苗的价格真是让人望而生畏。”市井间,一位老妇人无奈地摇头叹息。
“确实,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。”一旁的中年男子附和道,“希望政府能够出手干预,保护我们的利益。”
尽管外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数急剧下降,治愈率持续上升,但是萧衡的心中却笼罩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阴霾。他仿佛能透过这短暂的和谐,窥见背后隐藏的暗流涌动,一种不合时宜的、几乎能触手可及的诡异感让他无法忽视。
他深知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往往伴随着不为人知的牺牲与秘密,而眼下的局势,就像是精心布置的棋局,每一步都看似合乎逻辑,实则暗藏玄机。他试图从纷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,寻找那一丝能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,但每一次努力都似乎只是让迷雾更加浓厚。
他明白,直接插手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,甚至引发更不可预测的后果,因此,萧衡选择了隐忍与观察。在这段静观其变的日子里,他更加深入地研究了与当前局势相关的每一个细节,从政策走向到人心动向,从暗流涌动的利益集团到看似无关紧要的街头巷谈。直到,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显现,一些被忽视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,如同拼图一般,慢慢拼凑出整个局势的真相。
随着连续三轮全民病毒检测与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,国家上下虽暂得安宁,但沉重的经济负担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。国库空虚,百姓的储蓄也大幅缩水,社会经济的活力似乎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消耗殆尽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权贵阶层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,会议室内气氛凝重。
“各位,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”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员首先发言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决绝,“国库告急,民众也已是疲惫不堪,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出路。”
“我同意,”另一位议员接过话茬,“既然病毒已经变异,其致死率大幅下降,或许我们可以调整策略,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更需要的地方。”
“那么,我们的目标应该是?”有人问道。
“流动人员”一位看似精明的议员缓缓开口“非流动人员处于可控范围,将瘟疫扩散的可能性较小”“流动人员时常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,有极大的可能性将瘟疫扩散到更多的地方。”
于是,一场精心策划的宣传攻势悄然拉开序幕。新闻频道里,一位知名专家以平和而坚定的语调向全国观众宣布“经过最新研究,我们发现瘟疫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异,虽然传染性有所增强,但其对人体的直接威胁已大大降低,主要表现为昏厥和轻微不适。因此,全民接种与频繁检测不再是唯一的选择。”
街头巷尾,海报和横幅随处可见,上面印有“理性防疫,从我做起”的标语,鼓励市民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防疫措施。同时,政府发布了新的防疫指南,明确规定:跨市旅行需当日进行瘟疫检测,而仅在市内活动的居民则可将检测频率放宽至每月一次,但佩戴口罩的规定依旧严格执行。
一时间,社会上议论纷纷。
“这下好了,终于不用天天都排队做检测了。”一位在市内工作的上班族对同事说。
“但这样一来,万一不小心感染了,岂不是很容易传染给家人?”也有人表示担忧。
“是啊,流动人员怕是要成为重点‘关照对象了。”一位老者摇头叹息道,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不满。
关于防疫策略调整,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,既有对疫情缓和的庆幸,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。
随着全民大规模瘟疫检测项目的逐渐收尾,曾经繁忙的检测机构门前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这一变化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至整个行业,引发了连锁反应。那些因疫情而迅速崛起的检测机构,其盈利能力如今却如潮水般退去,留下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。
在股市上,尽管检测机构的实际业务已显露出疲态,但它们的股价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托举,依然维持在令人咋舌的高位。这种反常现象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不解,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。
“我们必须警惕,这种股价与基本面严重脱节的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。”一家已上市检测机构的CEO在内部会议上对高管们发出警告,“政策风向已经转变,全民检测不再是常态,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。”
第30章 疫苗的改良版终于问世了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