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红娘啼笑因缘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16章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[2/2页]

    考场应对情绪,跟心态有关系。人这一辈子,用平和心态,应对考试,包括人生中不同的考题。

    一个孩子从小到大,不仅仅只是课本知识的学习,还有社会实践的学习。在学校,过考试关。工作中,过事业关。婚姻中,过感情关。社会上,还要过金钱关。

    不同的关口,有不同的课题。

    为什么说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呢?因为,一个孩子基本的内核立柱,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,孩子就沿着家庭主干的脉络去成长。

    当然,期间如果出现父母离婚那样的情况,对有些孩子出现冲击。比如,容易发生情绪不稳定,也有孩子反而是一种激将法,情况不一定。度娘显示,父母离婚或者家中出现某些变故,对于大多数孩子学习都有些影响。

    有些父母即使离婚,为了孩子,也选择暂时隐瞒,就为了让孩子有个稳定的情绪参加高考。也有些父母约定,离婚不离家,什么时候孩子结婚了,再各奔东西。

    父母既然生了孩子,就要为孩子负责。所谓父子母女一场,何尝不是一种互相成全。

    孩子有父母的基因,所以,作为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,自然从孩子很小的时候,就能看到她(他)身上,自己孩子的影子。

    度娘说,孩子每七年也有一次脱胎换骨。比如,三岁之前,是一种状态,再到七岁,又是一种状态。上了小学,女学生学习好,男学生弱一些。但是到了初中高中,男学生优势凸显。

    但是,也有女学生从小到大,一直学习好,这样的女学生自然是人中龙凤。大凡这样的女学生,即使到了社会上,出现三种情况,一种愿意显摆,因为从小优秀,迈入社会,但是情商又不太高,则容易迎来社会的磨砺。有的孩子越挫越勇,也有的孩子出现困惑,甚至怀疑人生。第二种情况,则就是踏踏实实做一件事的孩子,比如军人、医生、教师、律师、财务等千百年来的职业,在自己的领域有一技之长。这样的孩子,往往让父母比较放心,一般出不了大的圈。第三种情况,就是智商情商都高,无论在哪个领域,都是引领者。

    《易经》是与神明沟通的学问,当初伏羲画出八卦就是为了“通神明之德,类万物之情”。

    根据《易经》的阴阳理论,古人认为,白天有“日游神”,夜晚有“夜游神”,他们负责记录人们的意念、言语、行为,定期向天帝汇报,然后上天根据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降福或者降祸,所以说“抬头有神明”。

    《易经》里说,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,善恶到头终有报,没听说行恶的人是可以长久的,所以说“忠厚传家远”。

    “少说话,多做事”。这句老话是忠告人们说话要谨慎,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《易经》里说,“括囊,无咎,慎不害也”,括囊就是扎紧袋子的口,人要是闭口就像扎口的袋子,就不会有灾祸。

    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水镜先生”司马徽,处在乱世,为了避祸,不乱说话,别人问他,他只说“好,好”,因此又被人称为“好好先生”。

    他的妻子责备他:“大家有问题来问你,是认为你有见识,你应该认真答复,什么都说好,人家会瞧不起你的!”

    水镜先生急忙说:“夫人说的对,好,好!”

    好火不点三支烟。

    有时候,出于礼貌,需要为抽烟的人点烟。

    如果遇到很多人抽烟的场合,通常先用打火机点第一次火,待点燃两支烟后关闭,另外打着第二次火之后,再点第三支烟;如用火柴,则点完第二支烟后会扔掉这根火柴,另取一根火柴再点第三支烟。

    这就是老话说的“好火不点三支烟”,算是“事不过三”的一个例子。

    《易经》里有“三才”的说法:八卦(经卦)是由三爻组成,分别象征天、地、人这“三才”。

    “三才”概括了天道、地道、人道,可以代表整个宇宙,从而古人认为“三”是万物的极限,是质量互变的界限,也是事物发展的极点,因此有了“事不过三”的讲究。

    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这句俗语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:儿童时期的发展对其未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。而对于婚姻中的父母来说,如何教育孩子则蕴含着许多玄机。本文将探讨这些玄机,并强调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。

    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并非简单地预测孩子的命运,而是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早期的成长环境和培养方式。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们性格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。因此,婚姻中的父母需要共同努力,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。

   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。他们应该以身作则,展示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。例如,诚实、友善、宽容等品质都是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。此外,父母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索世界,不断进步。

第516章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